RSS

標籤文章彙整:免費報

施永青:免費報已難容新來者

2012年3月16日 am730

昨文預期,傳統收費報的生態環境正在不斷惡化,加價不但改變不了環境上的大趨勢,甚至可能觸發讀者乘機改變忠誠已久的買報習慣,令生存空間更為狹窄。他們可能遲早加入免費報紙行列。

不過,現時才想加入免費報紙行列,已沒有am730創辦時那麼容易。當時,香港只有一份免費報──都市日報,他們只在地鐵站內才取得到,其他地方尚有很多未接觸過免費報的讀者,外國的經驗證明,一個城市可以有六七份免費報,在地鐵外派一樣可以生存。所以,我創辦am730的時候,心裡仍是覺得比較踏實的。

現時香港已有六份免費報紙──都市、頭條、am730、英文虎報、晴報、爽報,只有頭三份才有錢賺,其他的還在掙扎。新加入者已不可能找到處女地。

其他城市或許可以有六七份免費報,但他們的發行量一定沒有香港那麼多。現時頭條與爽報每日各發行90萬份,晴報50萬份,am730與都市各40萬份,虎報20萬份,合起來330萬份。連同100萬份收費報一起計,香港每日有430萬報紙,而香港的勞動人口才373萬,一人取一份也有多。

一份免費報,如果只求生存與有錢賺,根本不用一開始就發行太多。當年都市發行不足30萬份一天的時候,已可以有錢賺。只是出現頭條之後,免費報的生態環境才出現變化。

頭條財雄勢大,可以不計成本,食盡市場上所有的剩餘空間。他們訂新印刷機,只要有人願意索取,就盡量加印,至於能否收到廣告費,則留待將來有了讀者再去爭取。這樣做不但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,還可以提高新加入者的門檻。

到爽報也加入免費報行列時,為不輸蝕給頭條,一開始就在發行量上與頭條看齊,頭條印90萬,爽報也印90萬份。

這樣雖可以先聲奪人,卻一開始就得高成本運作。嚇到一些傳統收費報,不敢輕易再加入這個行業。

即使是發行量少一點的晴報,要生存也不容易。晴報現時每天發行50萬份,很明顯是要騎住都市與am730。但每日的廣告卻只有十餘頁,遠遠未足以抵消成本。

以每份成本1.5元計,發行50萬份要75萬。以每頁廣告2.5萬元計,10頁才25萬。即是說每日可能要損失50萬。一個月有20個發行日,一個月要蝕1,000萬,一年要蝕1.2億。這樣的燒錢速度,傳統的收費報很多都玩不起。

免費報紙要生存,起碼要一半內容配一半廣告,現在兩份新免費報都是廣告還比內容少。對讀者來說是好事,但長此下去就會難以生存。現時,他們要增加廣告量,可能還有空間,但將來要增加每頁廣告的收費,難度就會更高。因為這還得看競爭對手會否打減價戰。

由於新加入者──爽報與晴報,現時尚處於虧損狀態,其他想加入的傳統報,短期裡應不敢輕舉妄動。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2012/03/16 英吋 有關情理

 

標籤: , ,

林天悟:偵查報道是一齣大片

2011年9月26日 信報

《爽報》出版了!上周面世以來,每天都觸動行家的神經,其對手更緊盯內容,不斷發重炮指這份免費報「荼毒青少年」,重點報道團體抗議、撕報紙及學校發出「報禁」的消息,而該報首兩天連載陶傑的小說,已被淫褻物品審裁處暫定為第II 類物品,即屬不雅物品,不可向十八歲以下人士發布,而且必須密封包裝及附有法定警告字眼。

當外界以「全城震怒」、「家長憂心」、「學校討伐」的字眼套在《爽報》頭上,員工憂心的不是外憂,而是老闆表示不滿的內患。據悉從籌備到出版,該報每天都在改版,老闆黎智英經常親自指導,而《蘋果日報》新任總編輯張劍虹,日前更被指派兼任《爽報》總編輯,相信未來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,毋須急於把這份面世僅五天的免費報定型。

脈絡上有起承轉合

張劍虹綽號「沙膽虹」,曾任壹傳媒行政總裁,其後離職,至去年中重返《壹週刊》擔任內容顧問,今年四月一日調任《蘋果日報》當總編輯,該報自今年起報道風格有明顯轉變,銳意加強專題報道,政治新聞靠邊站。至於兩份報紙風格會否「歸一」,且拭目以待。

一份報紙的成與敗,是由讀者和廣告商集體投票去決定,而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是做好報道,對於免費報日漸盛行,有傳媒學者認為會扼殺了收費報的生存空間,令到新聞報道流於膚淺,更指「一宗偵查報道,至少要數千字才能說明事情始末」,但免費報沒有那種篇幅。然而,黎智英則反駁,指全新的多媒體報紙平台有聲有畫,簡單內容已可令讀者得到詳盡資訊,那是表達手法的問題, 「唔一定寫到五、六千字先明白」。(九月二十日《蘋果日報》)

目前本地兩大報紙集團都會在網站加設新聞片,短則數十秒,長則三數分鐘,而大稿最多約一千字。反觀免費報的頭條新聞則只有四、五百字,到底詳盡的偵查報道,是否可在三數百字,或者兩三分鐘的影片裏把內容說盡呢?一位曾在雜誌社專題組工作多年的前輩,說出一個精警的比喻: 「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經典名片《舒特拉的名單》,能否變成兩分鐘的影片?答案是可以。但會否感動至此?能否讓人看清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?史匹堡導演最終以一百九十五分鐘去回答這個問題。」那位前輩同時是電影迷,常常用電影比喻新聞報道,妙絕的說法是: 「沒大新聞的日子,爛片都可以上封面,因為始終都要出版。」但面對嚴謹題材的偵查報道,他坦言不可能用數百字就寫完, 「偵查報道如寫劇本,要鋪排出完整故事,脈絡上有起承轉合,難道每一個步驟只寫一百字?連最表面的內容都交代不了。以雜誌來說,一般報道短則是二、三千字,長則超過五千字,十版八版是最低消費,我處理過的故事,最長是十八版」。

前輩指出,偵查報道耗費極多人力物力,動輒超過一個月才完成一篇報道,當中必定要有特別的訊息(message)存在,例如踢爆毒奶粉事件,不能僅僅指出有某種現象,還要探討當中的前因後果,例如存在集團歛財手法、生產過程涉及貪污造假、受毒奶粉禍連的嬰兒苦況、如何追討及補救等等,報道出街前後是要有全盤計劃,而「贏頭輸尾」更是偵查報道的兵家大忌,因為顯示採訪團隊不夠精進全面。「偵查報道是一齣大片,不一定要拍到三小時那麼長,但絕不可能短到只有兩三分鐘,那只夠出一條trailers(電影預告),或者看來很精采,但只能說是斷章取義」。

港產片是怎樣死的

因為版面所限,報章的偵查報道的篇幅遠較雜誌少,而且傾向把新聞元素分割成不同副稿,讓讀者易於閱讀,有需要時更會推出系列報道,單是主稿已動輒超過一千字,合計起來一篇報道也有二、三千字。當免費報紙只能取其兩至三成字數,再配上一兩張圖片去呈現一篇報道,真的能取其精華,還是剩下浮誇的外殼?看來傳媒學者憂心處,自有其道理。

事實上,每個記者都想成為「大片」導演,但問題是偵查線索可遇不可求,許多時候更會徒勞無功。在巧婦難為無米炊情況下,目前報章充斥了不少連四百字、三分鐘都不值的爛報道,但為了迎合讀者或網民,只要能套上「網民鬧熱」、「美少女」、「小學雞」、「中學鴨」、「全城熱話」等等字眼,就可以把篇幅無限擴大,譁眾取寵也在所不惜。當讀者一再受騙,神經變得盲目了,就會像香港影迷被粗製濫造的港產片騙得大多,最終拒絕入場,只會把錢送給荷里活的大片。

各位報館老總,你們知道港產片是點死的嗎?簡單的答案毋須四百字:一是自己不爭氣,拍片濫而粗;二是眾多電影人熱切迎合內地市場,放棄了本土特色。講完。

咸故vs甜故

《爽報》連載了陶傑撰寫的小說,以大學生的性生活為主軸,內容亦提及大學生示威被禁錮的情節。有人說這是「甜故」,即網民對有成人題材故事的專稱,翻查網絡流傳的解釋,指甜故是「咸濕故仔」。

對於「咸變甜」的說法,很久之前聽過一位博學前輩說過,那其實是忌諱的轉音,正如沒人居住的房屋應叫「空宅」,但因與「凶宅」同音不吉利,所以被稱為「吉宅」;而性慾橫流的「咸故」不宜在大眾面前提及,便改稱為「甜故」,此稱謂其實早已有之。一些副刊或娛樂版記者,近年經常被上司要求報道時要「加甜」,即是要「耍點鹽花」增多花邊枝節,但有時鹽分太多就變得難入口,高檔的色情和低俗的色情只是一線之差,如何控制火候,實在是一門高深學問。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2011/09/26 英吋 有關情理, 有關時事

 

標籤: , ,

周日話題﹕報紙免費社會付費

2011年9月18日 明報

做記者這麼多年,近來我的心情最忐忑不安。

每天早上乘坐港鐵,看到的畫面是這樣的:車廂裏,人手一份免費報,收費報無影無蹤。

於是我拿起一份免費報,從頭翻到尾不過二十分鐘,然後彷彿感到:「社會發生的事我都知道了。」

但是我想說,這種「看完免費報就等於看了新聞」的觀感,其實是一種錯覺。如果我們人人也因此向免費報投懷送抱,一張又一張的傳統報會因此而被殺掉,而我們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社會代價。

讀到這裏,你可能會以為:你是收費報記者,飯碗被搶,所以你抹黑免費報。我想說,不要誤會,我已轉行數年,不用靠爬格子吃飯。寫這篇文章是出於我的良知,為了要公平而客觀地了解免費報,我甚至蒐羅各國關於免費報的研究,才下此判斷。

免費報殺掉高質素新聞

很多人誤以為「香港免費報全球最多」,但其實外國已走過我們的路。自一九九○年代中開始,免費報在歐洲遍地開花。丹麥、法國、瑞典、倫敦,都曾經出現四、五份免費報在一個城市互相廝殺的戰况,甚至出現免費報霸佔報界主流的情况。

外國例子說明了什麼?學者發現,免費報雖然間接令收費報銷量下跌,但它同時也開拓了不少新的讀報人口。例如在瑞典,免費報令一批原來不讀報的貧窮人士開始讀報;另外,三十歲以下的年輕讀者,因習慣網上資訊免費,亦受到免費報吸引。學者指出,這批讀者從來就不買傳統報紙,免費報上場,開發了讀報新血,促進資訊流通,有正面社會意義。

至於免費報如何取代傳統報紙?學者曾經跟蹤過數千名瑞典人,由只有訂閱早報的一九八六年,到互聯網和免費報蓬勃的二○○七年,看他們如何放棄讀傳統報紙。結果發現,一個人的整體「新聞吸收量」並沒有減少,只是他沒有去買報紙,改為看免費報和上網看新聞。

學者認為,周旋在「傳統報紙銷量下降」的命題,只是業界人士關注的狹隘討論。他們認為,若免費報/網上新聞和傳統報紙可以互相取代,那末社會整體利益並沒有受損。故此,關鍵的問題應該是:「若讀者取得新聞的途徑,從傳統報紙改為看免費報和上網,後兩者的內容在質量上是否和收費報紙一樣?」。我可以答你,不一樣。而且,免費報和網上免費新聞,正是有份殺掉高質素新聞的元兇。

成本低主要靠二手資訊

原因是,免費報的辦報策略,傾向不把資金投放在新聞採訪上。數據可說明一切:全球最大的免費報業集團——都市國際(Metro International,亦是香港都市日報的母公司),在全球十九個國家出版五十五份免費報。但此集團在全球各地聘請的記者人數,都是少得可憐:平均一個編輯室的記者人數,由最少六人到最多二十五人。這個人手編制,是傳統報館的十分之一。而這些替免費報工作的記者,都是經驗淺,薪金低的。有數據指,記者薪酬只佔免費報整體營運開支一成,遠比收費報的編採開支低。免費報花錢最多的地方,反而是用在爭取各地地鐵網絡派報專利權上。

都市國際集團在其年報裏形容,其集團所以成功,全靠「低成本DNA(基因)」。而學者指出,大部分免費報維持低成本,就是靠「幾個記者就可以編一份報紙」的算死草方程式。於是,揭開一份免費報,你甚少看到記者名字(byline),因為有些免費報的記者根本「足不出戶」,他們整天像車衣工人一樣,根據通訊社或官方新聞稿,又或者是同系收費報的新聞,改寫和縮寫。學者發現,免費報的新聞非常倚賴「二手資訊」,甚少派駐記者到外地採訪,並肩負大量撰寫工作。

不需要讀過傳理學的人都知道,不去現場採訪,可信性成疑;不用署名的新聞,問責感被削弱;倚靠二手料,容易失實,或被滲入公關色彩。舉個簡單例子,四川地震,光靠官方通訊社,你也可以找到千百個故事,但是,豆腐渣工程,是靠香港記者親身到現場採訪出來的。

靠攏廣告商缺偵查報道

最要命的,就是免費報缺乏了一種最重要的新聞——偵查報道。在新聞歷史裏,我們都知道,新聞之所以為新聞,不是因為我們是官方或商家的「傳聲筒」,又或者我們寫的東西夠爆夠娛樂性。而是因為,記者是社會的「第四權」,是監察政府或商界濫權的看守者。美國水門事件,香港梁錦松偷步買車事件,天匯單位過期未交易事件,電盈私有化種票疑雲,這些新聞能否被發掘和曝光,反映了一個社會是否民主和開放。

這些偵查新聞,需要的是有抱負的新聞機構,不純粹為賺錢,願意投放資源,聘請資深記者進行長時間資料蒐集和查證。然而免費報的版面設計,先天不可以容納太多文字。免費報的頭條一般只有四百字,一宗偵查報道,至少要數千字才能說明事情始末。

更關鍵是,免費報的問責對象是廣告商,它收入的來源百分之百來自廣告,「得罪廣告商」是違反商業邏輯。事實上,無論本港或外國的免費報章,極少會出現獨家偵查報道。雖然傳統報紙也倚靠廣告作為主要收入,但因為讀者會付費買報,傳統報紙仍有動機擔任「人民的代理」,敢於挑戰地產商或政府,向讀者問責。

最壞情况劣幣驅逐良幣

讀者看到這裏,可能會問,即使我看免費報,亦不代表我「殺」了收費報。但是,你不殺伯仁,伯仁也因你而死。因為,當你多看一份免費報,你的「閱報人頭」就會被免費報社「出賣」,成為一個廣告目標。香港免費報推出僅八年,整體發行量(二百多萬)已超越傳統報紙,並迅速吸掉報紙市場原來四十億廣告費的三成(十二億)。傳統報紙的廣告收入極速流失,營運艱苦。另外,網上免費新聞亦是另一打擊。由於網上廣告不成熟,最多只能收取客戶數千元,比起印刷版數萬元一個全版的收費,網上新聞仍是一盤蝕本生意。

傳統報章「手頭緊」,會先向薪金高的資深記者開刀。加上偵查新聞需要長時間採訪,並涉及隱閉拍攝/翻查舊檔案/化驗的開支,這些都是「缺水」報館沒法負擔的。要節流,收費報就會聘請年輕記者,減省人手。於是,收費報也會走上免費報之路:少做深度偵查和派駐外地採訪,多做一些在辦公室也可以搞定的文章。最壞情况可能是,劣幣驅逐良幣,低成本的免費報,以輕鬆有趣的內容,霸佔市場。

或許你覺得,你對收費報「吵吵鬧鬧」「揭人陰私」「充斥社會問題」的內容感到煩厭;你覺得,揭一揭免費報,反而感到和諧舒服。但我可以告訴你,這種和諧是幻覺,這種舒適是假象。有一個新聞前輩說:看得到的,你還可以批評;看不到的,才最令人心寒。你會否因為區區六元,賣掉你的知情權?

資料來源:

-Free Daily Journalism-anything new? By Piet Bakker. Jounalistica. 4. 2007

-Free Daiy Newspapers-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. By Piet Bakker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 Vol. 4 No.3 pp.180-187

-The Contribution of Free Dailies and News on the Web – is Readership Strictly Decreasing among Young People? By Annika Bergstrom and Ingela Wadbring. Nordic Media in Thoery and Practice Conference.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, 7-8 Nov 2008.

-The Role of Free Dailies in a Segregated Society. By Ingela Wadbring. Nordicom Review, Jubilee Issue 2007, pp. 135-147.

-都市國際集團年報:

按一下以存取 MetroAnnualReport2010.pdf

文 黑 貓

編輯 梁詠璋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SundayMingpao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2011/09/18 英吋 有關時事

 

標籤: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