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
蔡子強:唐英年就是輸在沒有經歷

22 十二月

2011年12月22日 明報

梁振英及唐英年已經先後舉辦過參選造勢大會,亦發表過參選宣言,究竟在這一回合的交鋒,兩人表現孰優孰劣呢﹖

且讓我們先回到一個基本問題,究竟怎樣才算是一篇好的參選演說,當中會有哪些元素呢﹖要回答這個問題,且讓我們先從兩篇頗有口碑的美國總統演說講起。

奧巴馬:從芝加哥的貧民窟出發

首先讓我們看看奧巴馬於2007年2月10日宣布角逐美國總統時的參選宣言。

他回憶起20年前來到芝加哥,這個其政治事業的起步點時。他說當時舉目無親,身無分文,在前路茫茫之際,全賴教會給他一份社區組織者的工作。當時他全憑一個單純、但卻有力的信念來激勵自己,那就是——自己能夠為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祖國,獻上一分力。

他再進一步憶述細說當時在芝加哥的種種遭遇。他在該市一些最貧困的地區工作,看到廠房如何一間一間倒閉,家庭因而破碎,孩童被推到暴力邊緣。他說自己看到:

「There’s a hole in that boy’s heart that no government alone can fill.」

「It was in these neighborhoods that I received the best education that I ever had, and where I learned the meaning of my Christian faith.」

奧巴馬說這就是他踏上政途的起點。3年後,他返回校園並重新裝備自己,希望知道如何可以從法律層面來保障人權,畢業後,他順理成章的成了人權律師,接着他又發現只有從立法層面,才能更主動、更積極、更好的幫到這些有需要的人,於是他走了去選議員……聽奧巴馬在其參選演說中娓娓道來,他從政以及最終決定參選總統,彷彿就是那麼的自然而然,也會被其經歷打動。

克林頓的崎嶇成長路

再讓我們看看克林頓於1992年7月16日在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發表,接受黨提名角逐總統的演說。

他一開始便說:

「Tonight, as plainly as I can, I want to tell you who I am, what I believe, and where I want to lead America.」

接着他道出自己崎嶇的成長路。他說從未見過父親,因為自己尚未出世,父親便在雨中駕車前往看母親的路上撞車身亡,從此母親便要負上一家生活的重擔,為了謀生,她得忍痛把自己留給祖父母看護,所以至今他仍記得每次在火車站兩母子離別的情景。禍不單行,母親後來又患上乳癌,但為了這個家庭,她還是咬緊牙關,一關又一關的熬過。

「She endured that pain because she knew her sacrifice was the only way she could support me and give me a better life. My mother taught me. She taught me about family and hard work and sacrifice. She held steady through tragedy after tragedy, and she held our family – my brother and I – together through tough times.」

這些經歷,克林頓說就是為何自己要踏上政途,致力為國民爭取一個更好的醫療保障制度,以及一個老有所依和幼有所長的福利制度的起點。

他又希望以自己參選總統的經歷,來鼓勵那些自小便喪失父親或母親的小朋友:

「And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to every child in America tonight who is out there trying to grow up without a father or a mother: I know how you feel. You are special too. You matter to America. And don’t you ever let anybody tell you can’t become whatever you want to be.」

參選演說的訣竅

從中可見,奧巴馬及克林頓的參選演說都十分類似,那就是以自身的經歷,來道出從政的基本信念和願景,並把之昇華,結連到國家民族層面的核心價值。所以參選宣言要寫得好,竅門就這樣一個,說易不易,說難不難,關鍵在乎——你有否經歷,能否現身說法,以自身的經歷來打動人心,加強說服力。而愈低下階層出身的人,往往愈有動人的經歷。

回到香港。梁振英又是如何寫他的參選演說的呢﹖

他一開始也是憶述自己的身世:

梁振英的紮腳媽媽

「很多人知道,我爸爸是清水衙門的警察,一家人在1960年代穿膠花買樓,但大家不知道,我媽媽是紮腳婦女。我紮腳的媽媽,背住幾十磅膠花,來回走20多分鐘路到山寨廠的情景,令我畢生難忘。小學時候,我就每天背着膠花陪媽媽走這段路。媽媽用堅強的意志為我們三姐弟,辛勞打拼。」

「成長的經歷,令我深刻體會到:人窮志不短,香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爬上來,成為國際一流城市。」

梁振英就是這樣以自身從基層打拼,到終於事業有成的經歷,來闡釋香港的核心價值:「只要努力,就可以做到」。

但他又說,近年社會的變遷,讓「部分人對香港不明朗的前景感到困惑迷失,不敢憧憬,少了希望」。他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參選,締造一個環境,讓「每一位香港人都能夠延續上一代的堅毅精神,憑意志和努力邁向目標」。

當馮檢基發表其參選演說時,亦有提到自己年幼時家貧,父母差點決定把他遺棄街上的故事,並解釋這是名字中那個「檢」字的緣由,意思就是撿回來的孩子,從而道出自己完全明白基層市民的辛酸。

從中可見,由奧巴馬、克林頓、梁振英,到馮檢基,都能在參選演說中,以自身的經歷,為參選總統及特首,提供一個具說服力的理由,並嘗試以此與小市民的生活與遭遇結連,引發公眾共鳴。那麼,唐英年又如何呢﹖

唐英年的一片空白

唐周一剛剛發表的參選演說,內裏是如此寫的:

「2017年,我們可以再一次創造歷史,我們將實現首次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。在這個關鍵時刻,我決定參選第4屆行政長官,我要確保香港的自由、人權和核心價值繼續得到保障。我要確保2017年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,按照《基本法》規定,公平、公開、公正、廉潔地完成。」

怎麼樣﹖「行貨」得很吧﹗

唐英年以促成2017年普選特首公平、公正、公開、廉潔地完成,以及捍衛香港核心價值,作為自己參選的理由,無疑讓人覺得牽強。始終唐從政近20年,在這兩方面沒有做過任何讓人記得的東西,在演說中也看不到他能提供任何具說服力的經歷,予人的印象只是因陋就簡、聊備一格的參選理由。反過來,如果這由何俊仁又或者馮檢基說出來,輔以各自的心路歷程以及人生長跑,相信會更有說服力。

一個人如果做了近60年人,踏上政途近20年,也沒有一件半件能夠打動人的經歷,可以拿來與別人分享的,也實在教人遺憾。

又例如,唐英年也有找來弱勢社群,如傷殘運動員及少數族裔人士,出席他的參選大會,以示自己獲得跨階層支持。姑勿論這是否民建聯臨急臨忙為他拉伕上陣,但起碼有一點很清楚,就是這些人都不能道出他們與唐的故事和淵源,給人的感覺只是聊備一格「啦啦隊」。與此對比的,就是梁振英在參選大會中,找來的淘大業主和失明傑青等,都能道出他們與梁如何結緣,從旁說明梁的品性。

一言以蔽之,唐英年就是如此一片空白,缺乏經歷。他含着銀匙出生,比我們大部分人都贏了起跑線,但諷刺的是,就是同一條起跑線,讓他一生無風無浪,輸了經歷,讓公眾難有共鳴,讓他在特首選舉中落後。

梁振英先小勝了一仗

所以在參選宣言和大會這回合的交鋒,梁振英無疑先小勝了一仗。

為唐英年稍稍挽回分數的,就是參選大會尚算decent,乾淨明快,起碼沒有那些吵耳至極,每隔兩三分鐘疲勞轟炸一次,讓人覺得肉麻和「毛管戙」,甚至厭煩的「支持CY,支持梁振英」等呼號。

港人始終是比較抽離的看待政治,沒有台灣人的熱情和投入,而且當地這類做法,主要是用來凝聚造勢大會現場中數以萬計,甚至十萬計的群眾,硬要東施效顰,隨時落得適得其反。

蔡子強
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2011/12/22 英吋 有關情理, 有關時事

 

標籤: , ,

發表留言